停诊公告:
|
![]() |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近视患者高达6亿人,其中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亿,近视率近50%,初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2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第6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2023年3月开展以“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主题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为了守护孩子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近视防控刻不容缓!
1.近视是什么?
当我们的眼睛看远处时,眼睛的管调节作用的睫状肌处于放松状态,外界的平行光进入眼内,如果其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则形成清晰图像,称为正视;若焦点无法落在视网膜上,则称为非正视,也就是屈光不正。近视和远视都属于屈光不正。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图像,称为近视眼。此时检查验光则会提示近视度数,例如通常称近视50度,记录为“-0.50D”。
2.高度近视的危害
青少年、儿童发生近视后,随着眼球的发育,每年的近视度数会随之逐年增长,直至18岁以后趋于稳定。发生近视的年龄越小,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几率也就越大。
一旦发展成600度以上、眼轴长度大于26毫米的高度近视,孩子不仅要面对厚重的镜片,还会在择业就业方面多有限制。更重要的是,高度近视眼往往会增加眼底并发症的风险,是致盲性眼病之一,为其终身眼健康埋下重大隐患。
虽然高度近视可以通过戴眼镜、近视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其存在的眼底并发症风险却不会改变。
高度近视最要命的就是易引起并发症,当出现视力减退,眼前有黑影飘动,特别是发生像雷电样的闪光感觉,或自觉眼前有固定黑影遮盖时,应尽早到医院找专科眼科医生检查,这可能是高度近视并发症视网膜脱离或黄斑出血等病变的先兆症状。
3.中小学生近视预防的8条建议
1、牢固树立健康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自觉做到爱眼护眼,远离近视,让自己拥有一个光明的世界。2、主动掌握眼健康知识
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知道什么是近视,近视是怎么发生的。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3、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
“目”浴阳光,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4、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少看电视。遵循“20-20-20” 法则,即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钟以上。5、坚持正确读写姿势
读写时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握笔手指与笔尖之间一寸)。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6、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缓解眼疲劳的一种眼保健方式,学会做规范手法的眼保健操,正确地按摩穴位,以感觉到酸胀为度。眼保健操之前要保持手部清洁卫生。7、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不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8、养成良好生活方式
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控制甜食、油炸食品的摄入量,少喝碳酸饮料,多吃水果蔬菜。 (文章来源:碑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