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诊公告:
|
![]() |
惊厥是神经元功能紊乱引起细胞突然异常放电所致的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是儿科常见急症,婴幼儿多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性疾病(1)颅内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肿,或随之引起的脑水肿。(2)颅外感染:各种感染造成的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2. 非感染性疾病(1)颅内疾病:各型癫痫、占位性病变、颅脑损伤、畸形、脑退行性病等。(2)颅外疾病:如中毒、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因素等。
02
惊厥持续状态
惊厥发作持续超过30分钟,或2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称惊厥持续状态。典型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
热性惊厥多由上感引起,特点有以下几点:
(1)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
(2)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之内
(3)发作时间短
(4)一次发热性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
(5)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热退后1周脑电图正常。
03
治疗原则
1.控制惊厥:应用抗惊厥药物。2.对症及支持治疗: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注意呼吸、循环衰竭或脑疝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人工机械通气;监测血气、血糖、血渗透压及电解质异常;防治颅内高压。3.对症病因治疗。
护理措施
1.气道管理:发作时就地抢救,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防止呕吐物误吸发生窒息;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惊药物,观察用药反应,注意有无呼吸抑制。2. 防止受伤:已出牙患儿在上,下牙之间放置牙垫或纱布包裹的压舌板,防止舌咬伤;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以免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3. 预防脑水肿:要避免对患儿的一切刺激,积极控制惊厥。予吸氧,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发生脑水肿者按医嘱用脱水剂。4.健康指导:高热惊厥患儿日后发热仍有可能出现惊厥,所以要告知家长物理降温的重要性及方法,讲解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方法。
05
孩子热性惊厥
家长怎么办?
1、让孩子平躺,头扭向一侧或侧卧,这样做有利于呕吐物顺利流出,注意清洁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监测生命体征。2、不要往孩子嘴巴里放任何东西(惊厥不会咬伤舌头),也不要掐人中、撬牙齿、按压或摇晃等动作。
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