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健康讲堂
   
停诊公告: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讲堂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认识手足口,守护儿童健康

2024年10月15日“全球洗手日”,倡导加强手卫生,预防手足口。

一、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 以下的婴幼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 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71感染所致。

二、手足口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 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

三、手足口的主要临床表现:

发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 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 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四、手足口的预防:

1、接种EV71 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  相关手足口病,将会显著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 ( 非EV71) 引起的手足口病。

2、居家治疗或隔离

(1)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 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 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

(2)居家消毒: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患 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

(3)做好隔离,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 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五、日常预防要点

1、个人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 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脏手接触口、 眼、鼻;同时应指导儿童掌握“七步洗手法”。

2、家庭卫生消毒:注意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 在阳光下曝晒;家庭常备84消毒液,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 经常彻底清洗消毒。

3、及时就诊: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 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