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见闻
信息来源:检验科 任莉 核稿:杨林元 编辑:杨覃 上传时间:2017年3月10日
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已经结束,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进修期间,我收获颇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是集临床检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实验室,现开展检验项目300余项,每年承担标本量达170多万,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目前在研各类重大课题,共21项,其经费逾千万元。近年来,每年发表SCI 10多篇。现微生物组有BD BACTEC及法国梅里埃血培养仪、MALDI-TOP质谱仪、VITEK细菌鉴定仪、geneexpert等先进检验仪器。
我有幸获得在微生物组王辉教授科研团队进修学习的机会。王辉教授为亚洲唯一一位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协会(CLSI)药敏专业委员会折点制定工作组委员,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和临床微生物学组组长,2010年开始担任北大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北大医学部检验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耐药监测、耐药机制研究。其团队不仅诊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十分重视后辈的培养,保持着优秀的人才梯队。
在进修期间,经过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我能够独立完成微生物标本接种培养、常见临床标本涂片染色方法的选择、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报告判读等工作。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我深刻地体会到学好微生物学科知识,须扎实的临床微生物基础、丰富的临床知识、熟练的操作技巧,三者缺一不可。
为了巩固理论知识,王辉教授为进修生制定培训课程,采用理论授课、现场示教、集体研讨、参加专家讲座等多种教学形式。此外,微生物组副组长陈宏斌老师还指导我如何进行科研工作。在陈老师的指导下,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实验过程中微生物学科的“魔力”、科研的严谨性,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半年的学习时间尤为短暂,但我收获颇丰,主要有三点体会:一,责任感是每一位医院工作人所必备的素质;二,专科化建设是科室发展的必经之路;三,加强各科室之间合作才能更大促进医院发展。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加强对细菌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工作实践而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致力于提供优良的患者服务,争取为第一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在此,我十分感谢医院领导及科室主任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感谢各位同事,他们辛勤的工作是我安心完成学业的前提与保障。

上图依次为墨汁染色阳性、六胺银染色发现卡肺孢子、KOH压片发现真菌菌丝、弱抗酸阳性、乳酸棉兰染色

上图为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学习工作场景

上图依次为理论授课、现场示教、集体研讨

上图国内外专家讲座现场

上图专家论坛《论文设计暨写作研修班》现场

上图科研工作实验室环境

上图为在北京大学动物科学院的动物实验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