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健康讲堂
   
停诊公告: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讲堂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每个人的健康。然而,从农药残留到微生物污染,从食品添加剂滥用到储存不当引发的变质……食品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如何科学选购、处理和储存食品?本文将为您提供实用指南,助您远离"病从口入"。

 

一、食品安全五大常见风险

1. 微生物污染  

风险:沙门氏菌(鸡蛋、肉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剩菜)、霉菌(发霉粮食)等可能导致腹泻、呕吐甚至中毒。  

案例:夏季凉拌菜因加工环境卫生差引发集体食物中毒。  

 

2. 化学性污染  

- 农药残留:蔬菜水果表皮残留的有机磷农药。  

- 重金属:近海鱼类可能含汞,长期食用损害神经系统。  

- 非法添加剂:如工业色素"苏丹红"、漂白剂"吊白块"。  

 

3. 物理性危害  

食品中的异物(玻璃、金属碎片)可能造成机械损伤。  

 

4. 储存不当导致变质  

- 黄曲霉毒素(发霉花生、玉米)是强致癌物。

 - 隔夜绿叶菜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5. 过敏原风险  

牛奶、坚果、海鲜等是常见致敏食物,敏感人群需警惕。  

 

二、家庭食品安全"四步法则"  

1. 安全选购:超市里的"火眼金睛"  

- 看标签:  

  - 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SC许可证编号。  

  - 警惕夸张宣传(如"零添加""纯天然"需核实)。  

- 生鲜选择:  

  - 肉类:色泽鲜红有弹性,避免黏腻或异味。  

  - 鱼类:眼球清澈,鳃呈鲜红色。  

  - 鸡蛋:摇晃无声音,表面无裂纹。  

 

2. 科学处理:厨房里的"卫生防线"  

- 生熟分开:使用不同砧板、刀具,避免交叉污染。  

- 彻底加热:  

  - 肉类中心温度需达70℃以上(煮至无血水)。  

  - 豆浆煮沸后继续加热5分钟,破坏皂苷毒素。  

- 清洁消毒:  

  - 洗碗布每周煮沸或微波炉高温杀菌。  

  - 冰箱每月用酒精擦拭内壁。  

 

3. 特殊人群需注意  

- 孕妇:避免生食(刺身、溏心蛋)、限制深海鱼类摄入。  

- 婴幼儿:1岁内禁蜂蜜(肉毒杆菌风险),辅食现做现吃。  

  

食品安全无小事,从选购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需科学把关。提高防范意识,培养良好习惯,才能让每一餐既美味又安心!  

 (文章来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