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健康讲堂
   
停诊公告: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讲堂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2025年世界手卫生日——正确洗手,合理用手套,守护健康每一刻!

正确洗手、合理用手套, 守护健康每一刻!         2009年起,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倡议发起,每年5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旨在强调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 今年是第17个世界手卫生日。WHO发布了2025年世界手卫生日宣传海报,今年主题是:“合理使用手套,时时牢记洗手。”不仅提醒手套合理使用,更强调了一双清洁的手是预防疾病简单、有效的方法。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医疗环境中,正确洗手都能有效阻断细菌、病毒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抵御病菌的 第一道防线     01   手卫生    我们的双手每天接触无数物品,从门把手到手机屏幕,都可能成为病菌传播的媒介。正确洗手能有效减少腹泻、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疾病的传播风险。WHO推荐的“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仅需40-60秒,却能清除手上99%的暂居菌群: 1.内:掌心相对揉搓。 2.外:手心对手背揉搓。 3.夹:十指交叉搓洗指缝。 4.弓: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5.大:拇指旋转揉搓。 6.立:指尖在掌心揉搓。 7.腕:旋转揉搓手腕。      

    手卫生的五个关键时刻(“两前三后”)需严格执行:     日常生活中何时必须洗手?餐前、便后、 接触公共物品后(如电梯按钮、交通工具扶手)、 护理患者或接触伤口前后、打喷嚏、咳嗽后       手套≠万能:使用不当反而增加风险     02   手套    手套是医疗、食品加工等行业的重要防护工具,但许多人误以为“戴手套=绝对安全”,反而忽略了潜在风险: 1. 错误认知:戴手套后不洗手(手套可能有微小破损或污染)。一副手套长时间使用(交叉污染风险高)。 2. 适用场景:接触血液、体液时(如医疗操作);处理生肉、清洁消毒时;非必要场景(如日常购物)戴手套可能造成“虚假安全感”,不如勤洗手。 3.手套使用原则:① 用前用后洗手,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均需彻底清洁双手。②及时更换,每项任务后更换,避免重复使用。③正确脱卸,捏住手套外表面翻转脱下,避免接触污染面。       

       手卫生 合理用手套=双重保护     03   双重保护    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普通公众,需牢记: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它是洗手的补充,而非替代。 日常防护优先选择洗手:流动水 肥皂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特殊场合科学用手套:如照顾病患、处理污染物时。

(文章来源:罗定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