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医院好人好事榜样力量事迹(一)-- 一片角膜拯救的不只是一双眼睛 眼科吴洁
稿件来源:宣传科 孙婧 编辑:杨光 上传时间:2018年7月11日
吴洁是西安市第一医院的眼科病区主任,办公室正对着病房,书柜和办公桌上码放整齐的资料将这间本就不大的房间塞得满满当当。严肃、强势、雷厉风行,这是这位业内“大拿”给我们的初步印象。
诚如她所说,跟角膜和病人打了一辈子交道,经历了太多致盲、复明的病人,也看到了太多与光明、新生有关的人生。
1993年至我院眼科工作,从最初搞眼外伤、眼底病,到最终坚守在角膜移植的专业领域。谈起职业生涯,我们从吴洁大夫的话语和表情里看到更多的是坚定和向往。
“2004年是医院眼科最困难的一年,西安市眼库只有两片角膜材料,移植手术几乎无法再进行。医院角膜病专业很难开展,很多医生转到了其他科室,角膜盲复明的唯一手段要靠角膜移植,迫不得已把医院留存的角膜材料全部用完”。
“有时候材料奇缺,病人手术就得用进口的材料,心里总不是味儿。2008年整个科室只剩我一个人,后来带了两个新医生,慢慢坚持着,就坚持了这么多年。“做角膜修复的医生全国不到50个人,2008年以后,我院角膜病团队逐步培养起来,目前已有8名副高级以上的医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各种角膜移植手术,2017年手术量达到670多例。这个规模和手术量在全国范围来看也已经是比较大的。”
我们似乎没办法想象,一个科室在没有物力没有人的状况下是如何“硬撑”着走到现在。能解释的或许是对专业和病人的无法割舍吧。
2017年6月,吴大夫收治了一名从青海玉树转诊到西安的婴儿,这名出生仅27天,体重不足4斤的“最小患者”可以说挑战了整个眼科病室的水平。“我从医30多年,医院从来没有给这么小的新生儿做角膜移植的先例。”双眼溃疡,其中右眼角膜溃疡面积大、角膜穿孔、虹膜前粘连……情况远比预料的复杂。在显微镜下吴洁用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缝线仔细做角膜移植缝合,左眼角膜清创术、右眼穿透角膜移植术,两个小时的忙碌,手术终于全部完成,孩子的右眼保住了。说到这,她拿出手机让我们看如今刚满一岁的宝宝的照片,“你看现在长得多漂亮的小孩儿,去年来的时候真的是很让人揪心。这是他父母刚发给我的照片,孩子现在恢复的也很好。”吴大夫反复放大缩小手机里保存的这张照片,对啊,这双眼睛清澈明亮,它们还有更多蓝天白云、更多五颜六色要看。
她每年都会接诊很多从外省来的病人,他们或许患有各种各样的眼疾,但无一例外的都带着一张“条子”。详细内容我们无从得知,大致是某某医院的某某医生将这位远赴千里来西安治病的人“托付”给吴洁。“我也没做过统计,不过推荐的医生我们也是通过联盟进行过培训的,还是每年会有很多人来西安。”我们反而从这种托付里听到了吴洁大夫的自豪和满足感。
2017年6月,由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暨西安市眼科医院牵头,来自陕西省和周边省市的12家医疗机构眼科共同组成“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暨西北角膜移植专科联盟”。联盟除了想把医疗技术推广到基层,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培训班、学术活动,保证联盟的医生能够不断地循序渐进的培养。“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建立二级三级眼库工作站,解决当地的捐赠问题”。截止目前,联盟单位已经增至26家。
吴洁说:“我没有太大的野心,想在退休之前通过专科联盟和更多医生一起来做这么一件事,你不爱这个专业那就没办法了。”
医者仁心,大概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