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医德医风、强烈的责任心——记西安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白家瑞
稿件来源:检验科 毛华杰 编辑:杨光 上传时间:2018年7月20日
白家瑞,是我院检验科平凡岗位的一员,平日里他严于律己,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
2018年6月13日,一位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几次的葡萄糖测定均远低于正常值,按临床血糖在2.8mmol/L以下则为低血糖症,患者会表现出心悸、出汗、饥饿、乏力、视物不清、面色苍白、头痛、定向障碍,严重者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然而病人状态良好,不应处在低血糖状态。白家瑞对此产生了疑惑,强烈的责任心促使他开始检查整个检测过程,是不是氧化酶法的局限性导致检测结果偏低,一些还原性物质如尿酸、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C、胆红素等可抑制呈色反应,会造成假性低血糖。于是联系西安市红会医院进行检测,该医院检测方法为己糖激酶(HK)法,检测结果仍然偏低,排除检测方法的影响。后想是不是标本还是出了什么问题,于是打电话给临床沟通,第二天早上给患者同时进行静脉采血及血糖仪检测,看两者之间的差异,发现血糖仪认为4.56mmol/L,而血清血糖为0.69mmol/L,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发现没有明显影响血糖检测的用药情况,于是白家瑞亲自到病房去联系患者给患者用肝素抗凝管采集静脉血后立即离心吸取血浆进行血糖检测,发现血糖处于正常值,第二天再次检测仍未正常,可见患者血液细胞成分对血糖检测产生影响。
如何向临床医生解释这种情况,据文献报道很多疾病可致假性低血糖,临床上最常见的导致假性低血糖的疾病是慢性粒细胞性自血病,其次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静脉血糖假性降低,而指尖血糖正常。此外,雷诺氏综合征患者以及休克患者中,也能观察到假性低血糖的现象,但由于外周循环的障碍,表现为指尖血糖的假性降低,而静脉血糖正常。
因此当发现患者低血糖和临床症状不符,怀疑假性低血糖存在时,检验人员需要使用不同的采血方式以及测定方法进行复查。应停用有干扰血糖测定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再测定血糖水平,同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已糖激酶法测定血糖。及时检测空腹手指血糖也是简便、易行的鉴别方法。
此外近期我们陆续开展ISO 15189工作,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同志,他仍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将认可准则和生化各个应用说明仔细研读,换成自己的语言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中指导工作,经常在加班加点做仪器维护、性能验证等各项工作,作为科室的二线,科室在节假日出现任何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科室,为大家排忧解难。白家瑞同志良好的医德医风、强烈的责任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遇到问题能迎难而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