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诊公告:
|
![]() |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公布2024年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名单,我院近视治疗中心韦伟主任等获得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并在科技厅官网上进行公示。该科技奖主要奖励韦伟主任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圆锥角膜治疗领域的探索及研究成果。
获奖课题解析
圆锥角膜是眼科疾病中较为严重且无法治愈的原发性疾病之一,常以不规则散光的出现和难以矫正视力为特征。该疾病发病主要在青春期过后,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会逐渐降低。对于晚期的圆锥角膜,有些病例会发展成重度,导致角膜水肿及穿孔风险。在此之前,所有的临床手段都是尽量阻止圆锥角膜的恶化。目前圆锥角膜的手术治疗有角膜交联术及角膜移植术。角膜交联术主要作用是控制圆锥角膜的进行性变薄及变陡峭。然而许多圆锥角膜的患者常常发现及就医时病情已经发展成中晚期,这导致角膜厚度低于400微米的圆锥角膜不能使用传统的角膜交联术。而临床中,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不到20%,因手术难度大,术后也会出现角膜不规则与免疫排斥的风险,再加上角膜供体的稀缺,导致角膜移植术难以在临床上推广。
探索一种使角膜厚度低于400微米也能行角膜交联术的方法成为临床中的热点。我院激光近视治疗中心首次报道,利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SMILE)获得的角膜基质透镜,植入低于400微米的圆锥角膜板层,从而增加角膜厚度,创造行角膜交联术的必要条件。目前飞秒激光辅助异体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联合角膜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在国内外鲜有报道。
该项目研究发现了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联合角膜交联术可提高晚期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生物力学性能,从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两个方面探究了该手术的原理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联合角膜交联术后角膜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加,这可能是通过交联增加角膜胶原纤维的直径及纤维化程度实现的。术后患者的角膜厚度显著增加,且未观察到显著的不良反应,进一步证实了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这些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在于:证明了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联合角膜交联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圆锥角膜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陕科发[2024]17号)文件,鉴于“角膜基质透镜植入联合角膜交联术治疗晚期圆锥角膜”项目在眼科学转化医学及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推动了圆锥角膜治疗的临床应用,为本省科技进步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特推荐提名该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该项目截至 2024 年 5 月共计应用100多例,发表相关科研论文9篇,sci 收录5篇,申请专利1个。
同时,韦伟主任团队一直致力于异体透镜移植方面的研究,2025年陕西省课题也成功立项,将进一步探索异体基质透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的相关研究。
专家简介
韦 伟 主任医师 ,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眼科医院 激光近视治疗中心主任
中国眼屈光专家俱乐部委员;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SNEC)访问学者,国家卫健委医学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主持陕西省基金3项,西安市基金2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参与专业共识制订3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主要研究方向:个性化屈光手术,圆锥角膜机制及创新治疗,青少年近视防控。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资深会员(SIAOA) 英国隐形眼镜协会(BCLA)会员 香港角膜接触镜协会/香港角膜塑形学会会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装备发展促进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视光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眼科及眼视光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健康分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屈光不正防治学组委员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视光与屈光手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眼科分会视光学与屈光手术学组/儿童眼病学组委员 西安市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陕西省医师协会视光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视觉健康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保健协会青少年视力保健与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眼视光与视觉健康委员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眼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日间医疗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西安市研究型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事眼科视光学专业,擅长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角膜交联术及青少年近视防控(角膜塑形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