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稿件来源:眼科门诊 编辑:杨光 上传时间:2019年8月23日
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最常见包括: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合并青光眼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眼病,其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
病程10年以上,50%出现视网膜病变
病程15年以上,80%出现视网膜病变
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年龄越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
如何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以下症状不一定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征兆,但是一旦出现,应尽早眼科就诊:
视野中出现黑点或黑洞,出现视物模糊、视物扭曲、
视物黯淡或重影
夜间视物困难,或更加怕灯光和强光
灯光周围出现明亮光晕
眼镜度数频繁改变
闪光或大“飞蚊”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 |
眼底表现 |
轻度非增殖期 |
仅有微血管瘤 |
中度非增殖期 |
不仅有微血管瘤,但病变程度轻于重度非增殖期 |
重度非增殖期 |
无增生性体征,具有下列任何一项:
4个象限中任一象限有20个以上的视网膜内出血点
2个以上象限有明确的静脉串珠样改变
1个以上象限有明确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
增殖期 |
出现以下任一改变:
新生血管形成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前出血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另一种常见眼底病变,可发生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各个时期,导致视力的明显下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
1.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为有效并广泛被采用的方法。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一般要分3-4次进行,必要时需补充光凝。激光治疗一般对患者日常生活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2.激光光凝术后注意事项
①激光治疗中强烈的光照可能会引起眩晕和眼部不适,此时可在座椅上稍作休息,症状自行缓解;
②激光治疗者瞳孔散大,会出现视物不清,约5-6小时后可自行恢复,切勿用力揉眼;
③术后若出现眼痛伴头痛、眼胀、流泪增多等应立即回院复查,防止继发性青光眼发生;
④激光治疗后黄斑水肿可能会加重,导致视力下降,一般2-3月可恢复,需减少焦虑,建立信心;
⑤激光治疗后需遵医嘱按时用药。
3.药物治疗
可服用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营养神经等药物。
如果出现新生血管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玻璃体腔可以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药物。
4.手术治疗
出现玻璃体积血、严重的纤维血管增殖或视网膜脱离时,一般都需要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眼科的复杂手术,需要在全身情况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手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教育
饮食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最重要的是血糖的控制。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均衡、低糖低脂的食物,例如菠菜等绿叶蔬菜、沙丁鱼、小扁豆、全谷物面食和初榨橄榄油等。可适量进食含糖量低的水果。
饮食禁忌:禁忌辛辣、油炸及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运动篇
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和改善脂类代谢。比较合适的运动有:散步、骑自行车、太极拳、游泳、爬山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坚持写运动日志,记录血糖随不同运动的变化。
注意事项:注意选择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运动,运动前后自测血糖,运动前不注射胰岛素,可以随身携带糖果,注意补充水分,还要定期检查双脚。
心理篇
保持愉悦的心情,平静地对待疾病,尽可能减轻心理负担。对于视力下降的病人,不要因治疗后视力提升缓慢而急躁和焦虑,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让眼睛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保证生活质量。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诊要求糖尿病是一个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会随着病程的发展和血糖的波动而变化,因此定期复查和随诊对于眼部病变的观察和控制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