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诊公告:
|
![]() |
肠道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病原体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手,经口进入人体肠道,引发疾病。夏季高温高湿,病原体繁殖加速,食物更易变质,使得感染风险显著升高。
一、常见夏季肠道传染病
1、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特征为剧烈无痛性水样腹泻(俗称“米泔水样便”),极易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紧急救治。
2、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所致。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等,病情可能迁延。
3、细菌性菌痢:志贺菌是主要元凶。表现为腹痛、腹泻(常带脓血黏液)、里急后重及发热。
4、诺如病毒感染:传染性极强!常引起呕吐、腹泻、腹痛、恶心、低热等,易在人员密集场所暴发。
二、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1、注意饮用水卫生:高温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饮用水需煮沸后再饮用。
2、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冰箱低温只能延缓细菌生长,并不能灭菌,因此食物需要热透后再食用。尽量少食用容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水产品,尤其注意不要在流动路边摊吃海鲜,不要生吃、半生吃水产品。各种酱制品或熟肉制品在进食前,应重新加热。凉拌菜可加点醋和蒜。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平时常洗手,饭前、便后要把手洗净。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对于养宠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宠物的卫生,同时要告诫孩子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喂宠物。
4、尽量减少与肠道传染病患者的接触:尽量减少与肠道传染病患者的接触,患者用过的餐具、水杯、便器、卧具等注意清洗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
5、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注意劳逸结合。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感冒。
6、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注意居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三、肠道传染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腹泻,如果出现了腹泻症状怎么办?
1、不提倡禁食禁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症状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如果腹泻病情不重,一般通过调整饮食、对症治疗并注意日常休息,2至3天内症状即可改善;腹泻严重者,尤其是出现脱水、高热等较严重症状的,以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老人出现腹泻,应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3、到肠道门诊就诊的患者,可用干净的小盒子或保鲜袋留取新鲜的大便标本送医院化验,以便医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