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健康讲堂
   
停诊公告: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讲堂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从“心”开始,守护健康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旨在实现双重目标:纠正 “心理求助 = 精神疾病”的认知偏差,减轻社会歧视;推动服务下沉,让不同年龄、职业、地域的人群都能获得精准支持,真正实现 “人人、时时、处处”的服务覆盖。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精神卫生为一种健康状态,即个体能发挥自身潜力、适应生活压力、有效工作并为社会做贡献。

心理健康标准十条

1、适度安全感;

2、自我认知清晰,能力评价合理;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接触

5、人格完整和谐;

6、具备学习能力;

7、人际关系良好;

8、情绪表达与控制适度;

9、满足个人基本需要(不违背社会规范);

10、在集体中发挥个性。

个人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为大脑和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充足睡眠: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以提高睡眠质量,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规律运动:定期进行体育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瑜伽或骑自行车,以释放压力,提升心情,并增强身体素质。

2培养积极的心态

家庭联系: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受,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朋友交往:定期与朋友聚会、交流,分享快乐和困扰,寻求情感支持。

社交活动:参与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或志愿者组织,扩大社交圈子,增强社交技能。

3关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自评: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自评,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

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以缓解紧张情绪,提升自我放松能力。

专业咨询:当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4高危群体自我关怀

儿童青少年:家长需关注情绪变化,避免过度施压。

职场人群:学会弛张有度,培养兴趣爱好缓解压力。

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保持社会联系。

愿我们携手,让每一次呼吸都接纳生命的波澜,让每一句问候都成为心灵的桥梁。心理健康不再是沉默的孤岛,而是你我共享的大陆。请把 “12356 ”存进手机通讯录,把理解与微笑留进生活,从“心”开始不孤单,世界更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