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诊公告:
|
![]() |
稿件来源:康复医学科 编辑:杨光 上传时间:2021年8月31日
康复医学自20世纪中期兴起,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四大医学”。临床医学以治愈疾病为主要目的,而康复医学则主要针对功能障碍。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1980年至1995年,一些大型三级医院才陆续开始设置康复医学科,至今只有30余年。因此,人们对康复医学的认识还存在许多偏差。
大众总是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康复科地盘大、房间多,开设项目多,没有其他临床科室那么辛苦,也不用上夜班。”似乎这是医院中相对清闲的科室。
一如其他临床科室一样,交班是对昨日工作的回顾,也是对夜间病房工作的总结汇报。医生是健康的守门人,总是在劝说患者养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但医生自己却是最不能规律作息的人。我们的康复科也是如此,值班医生每根神经都是紧绷的,就是小憩,也是裹着白大褂,犹如战场上的战士紧握钢枪一般。值班电话响起,就是冲锋的号角。特别是我们这个康复科,是以重症康复为业务抓手,科里抢救等突发情况频频出现。可以说,我们康复科的医护值班的每个夜晚都是最硬核的夜晚。
晨交班过后就是康复科紧张忙碌的一天。我们和内科不同,内科医生查完房,就下医嘱。而康复科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必须是团队作战,治疗师和康复护士参与共同查房,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程变化,同时医生的工作不仅仅是下医嘱写病历,还要完成各种操作,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各类穿刺、穴位注射、关节腔冲洗、关节整复等等。
以CRRT(连续性血液净化)为例,这项护理尤其需要一个吃苦耐劳的团队。我们康复科开展的CRRT通常都在24小时以上,48小时、72小时都是家常便饭,其工作强度可见一斑。
曾有一个重症患者,全陕西省没有一个科室愿意接受,我们抱着“尽人事知天命”的想法,全力以赴。渐渐地,这名病人从昏迷到清醒,从清醒到独立进食,二便也得到控制,最后康复出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奇迹,是每个康复人倾注的心血,而这样的患者在我们康复科还有很多。前面你可能接诊的是消化功能紊乱,后面你可能接诊的就是带状疱疹,刚处理完慢阻肺急性发作,接着可能就要处理关节脱位。专业跨度大,病种涉及面广,如果没有强大的综合能力,没有精进的康复团队,这样的工作几乎无法完成,而这就是我们康复科的日常。我们的康复科,不是人们想象中抡抡胳膊搬搬腿的清闲科室,而是承担起三级医院康复科职责的重要科室,是救人于生死存亡之间的科室,也可能是全国最忙的康复科室。
近年来,医疗系统涌现出一些新现象,为康复医学带来新的命题与思考。如,心脏支架手术日趋成熟,对心脏病有比较直接的效果,导致这类手术越来越普遍,出现了滥用。事实上,治疗心脏病的方法不只有心脏支架手术一种,康复医学的介入也是一种有益支持;又如,讼棍如“梁波律师团队”之流为医患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现如今的医生于临床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很多简便验廉的方法医生不敢用,于是大检查、大处方大行其道。而康复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这些积弊。
随着人们对康复的认可度与接受度的提升,康复技术不断深入,康复专业的内涵越来越广,我们的康复的发展已经涵盖了疾病的全流程,能够为患者功能的重建提供更多可能。心脏疾病不只是支架手术,还有心脏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只是用药治疗,还有呼吸康复;糖尿病、高血压也不是仅仅是药物治疗,还有慢病的康复管理;肿瘤终末期不是只能在痛苦中迎接死亡,还有肿瘤终末期的康复。从个人层面来说,康复的介入可使其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从国家层面来说,康复能减少功能障碍人群带来的社会负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因此,三级医院的康复该做什么?还是做医生眼中的清闲科室么?不。三级医院的康复应该承担起其历史使命,引领康复的发展,发挥其在“健康中国”中应有的作用。